疫情之下,中国游客缺席,为何还要做中国市场营销?

春节即将到来,由于出入境限制,往年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将遗憾在今年春节集体缺席。澳大利亚这个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萧条。

热销的奶粉、保健品卖不出去了,教育和旅游行业也遭到重创,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失去了中国代购和消费者。在这样的情境下,澳洲零售业、房产业是否有必要关注华人市场?

中国人为澳洲第二大移民群体国

截至2020年底,澳洲人口超过2,500万。2019年的澳洲移民数据显示,共有750万移民居住在澳洲,占约三分之一。其中,出生于中国并移民在澳洲的人口(华侨)占据澳洲第二大移民群体,共计67.7万人。

在上一次人口普查(2016年)中显示:澳大利亚华人(华侨、华裔、工作学习在澳大利亚的中国人)总数超过121万,占当时全澳洲人口总数的5.6%,可以说由于移民来源的变化导致澳洲本地语言发生了变化,普通话已然成为澳洲的第二大语言。

毫无疑问,2020年对澳大利亚在住人口进行了新一轮的洗牌,虽然国际留学生人数骤降,但大街小巷,亚洲面孔、普通话依旧无所不在。而这些在澳洲长期工作;技术、投资移民的澳洲华人,年龄中位数为34岁,相比西人社交平台,澳洲华人更依赖使用微信、小红书、抖音、微博、快手等华人社交平台。

每一个在澳华人都是KOC

当下,社交媒体平台在华人消费者的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如何影响、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很大程度上受到关键意见领袖KOL、KOC、数据、流量的影响。

对于KOL、数据、流量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什么是KOC?(Key Opinion Consumer), 即关键意见消费者。KOC有双重身份, 既是消费者也是创作者,是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起到关键作用的群体。这类群体在各个华人社交平台上具有一定私域流量,将自己对产品的感受分享在社交平台,这种“种草”的行为依附在自己的实际消费行为之上,进而影响到别人的消费行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澳洲企业着眼于中国市场,看中的不仅仅是在澳洲华人市场, 同时也是看中背后的中国大陆市场——向在澳洲工作、学习、生活的澳大利亚华人营销,实际上也是在中国建立品牌诚信。也就是说,在中国大陆建立品牌认知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向在澳大利亚华人做营销。

找对社交媒体,找对目标受众

如今,伴随着媒介技术和传播环境的不断更迭,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再单一,同时也为商家吸引消费者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碎片化数字世界中,品牌主如何提升影响力?

要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商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目标受众,并采用有效的监测解决方案来跟踪触达和互动效果。 与此同时,简化和整合成为成功的关键所在。品牌主必须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目标受众, 找准平台,并实现线上和线下产品的无缝衔接。 通过正确的渠道向目标受众传达正确的消息是品牌主在中国互联制胜的关键。

澳大利亚企业也需要针对在澳华人群体的强有力的沟通策略。这些策略应与媒体和华人消费者建立关系,以便在多个层面上提高对公司产品的支持。

Sources:

https://www.abc.net.au/chinese/2019-06-01/how-three-australian-businesses-cracked-the-chinese-market/11169714

https://www.nielsen.com/wp-content/uploads/sites/3/2019/04/Whats_Next_for_Chinas_Connected_Consumers_CN.pdf

https://www.abs.gov.au/statistics/people/population/migration-australia/latest-release

 https://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mediareleasesbytitle/D8CAE4F74B82D446CA258235000F2BDE?OpenDocument

 http://chinaplus.cri.cn/news/china/9/20170630/7525.html

 
AdobeStock_369447588_Editorial_Use_Only.jpg
品牌主必须能够更准确地分析目标受众, 找准平台,并实现线上和线下产品的无缝衔接。 通过正确的渠道向目标受众传达正确的消息是品牌主在中国互联制胜的关键。
— Sophia Wang + Lauran Vohmann